【学生工作】数学学院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信仰公开课

发布者:数学学院发布时间:2025-11-05浏览次数:10


数学探索世界规律,民族共同体凝聚精神信仰。1028日,数学学院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信仰公开课,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欢欢副教授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刻且生动的思想洗礼。

讲座伊始,陈欢欢副教授通过播放《我们是一家人》的短片,以及回顾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迅速将大家带入主题。她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历史维度看,千百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灿烂中华文化,构筑起共有精神家园;从现实角度讲,这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决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根本指针。学院师生应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课堂、研究与实践里,让共同体意识成为推动学院和学校发展、服务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重要课题。陈欢欢副教授从多个方面进行阐释,包括增进“五个认同”、树立“四个共同”、根植“四个与共”、把握“四对关系”。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精彩的视频展示,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精神纽带。


在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时,陈欢欢副教授提到,国家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她以墨脱公路建设、特色美食文化融合等为例,展现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些实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铸牢共同体意识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她呼吁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于心,践行于行。

本次讲座虽时间有限,却如同一盏明灯,为数院学子照亮了认识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公开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学院也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持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学子心中,助力青年学子在新时代征程中坚定方向、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