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季的脚步日益临近,各类诈骗活动也进入了高发时段。诈骗分子蠢蠢欲动,企图将罪恶之手伸向初入校园、缺乏社会经验的新生群体。为帮助 2025 级新生擦亮双眼,识破骗局,切实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我院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开展防诈专项行动,经过深入调研与分析,梳理出了高频骗术,并针对性地制定了详细的防范指南,希望全体新生务必提高警惕,认真阅读并牢记于心!
一、常见骗术揭秘:新生最易中招的陷阱
1.假冒迎新人员盗取财物
骗术特点:诈骗分子在车站、校门口伪装成“志愿者”,以帮忙搬运行李为名窃取财物。
防范要点:认准学校统一标识的接站牌,勿将行李交给陌生人。
2.冒充师友实施诈骗
假老师收费:谎称学校老师收取教材费、班费,要求转账或扫码支付;
假室友借钱:趁宿舍无人混入,以“急用医药费”等理由借钱后消失。
防范要点:所有收费以学院官网通知为准,转账前务必电话核实对方身份!
3. 网络通讯类诈骗
骗术类型 | 典型案例 | 高发场景 |
刷单兼职诈骗 | “点赞返现”“日薪300元”诱骗垫资 | 新生群、兼职平台 |
虚假购物退款 | 假客服以“商品质量问题”索要银行卡信息 | 电商购物后 |
游戏账号交易 | 高价收购账号,诱导登录钓鱼网站 | 游戏社交平台 |
冒充公检法 | 谎称“涉嫌洗钱”,要求配合资金审查 | 电话、短信 |
4. 校园金融陷阱
非法校园贷:以免抵押、低息贷款为诱饵,诱骗新生签订含高额违约金的合同;
培训贷骗局:鼓吹“包过证书”“保就业”,诱导新生贷款支付天价培训费。
二、防诈核心原则:牢记“三不六一律”
(一)“三不”原则
1.不轻信陌生信息
2.不透露密码、验证码
3.不向陌生账户转账
(二)“六一律”准则
1.电话索要银行卡号,一律挂断;
2.未知短信带链接,一律不点;
3.自称熟人借钱,一律核实;
4.刷单兼职广告,一律不信;
5.贷款需交手续费,一律拒绝;
6.遭遇威胁恐吓,一律报警
大学是人生的新起点,安全是梦想的基石。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征程中,希望每一位 2025 级新生都能牢记安全防范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愿大家平安成长,让家长安心见证你们的每一步成长。让我们携手用智慧抵御诈骗,共同守护这美好的大学时光!